幽浮與易經、中國

本文作者:蔡文榮先生


重要的目擊者報告
貝蒂的外星朋友
牛郎星之旅
鴻鶴五老
馬王堆之謎
第三類接觸
飛龍在天
智慧天書 ─ 《易經》
易卦的另類思考
甲骨文和易經
見龍在田
結語

閞場白

浩瀚的宇宙中,人類到底是不是唯一的高智慧生物,一直是科學

家們在思索的問題。隨著太空科技和天文學的進步,人類的腳步

也踏進了地球以外的空間,視野也延伸到了一百億光年之外的宇

宙深處,科學家們推測和地球一樣可以孕育生命的星球數量不下

百億個,因而找尋「人外之人」遂成了人類日益企盼的夢想,而

「人類從何而來」的疑問也不斷地盤踞在科學家們的心頭。為了

給宇宙中可能的智慧生命知道地球上有著人類,因而有先鋒號、

航行者…等太空船捎著用黃金打造的銘版、唱片,上面彫刻著有

關人類各項資訊以及動物人聲的錄音,希望有朝一日那些人外之

人可以回應一些消息,舒解人類寂寞的心境。然而人類並不孤獨

,自從民國三十六年美國首次的飛碟事件被報導之後,世界各地

的人們陸陸續續報告了數萬起的不明飛行物事件,同時也有許多

遭遇不明生物綁架的案子,另外也有一些「消失了時間」或者「

麥田圖案」的報告,還有一些據說能和天外之人相通的人士所提

出的「來自外星生物的訊息」。雖然這為數四萬多起事件中的百

分之九十五是錯誤的、可以解釋的,然而仍然有二千多件無法以

現有的科學加以解讀分析。五十年來這二千多件中的內容除了不

明飛行物(也就是音譯「幽浮」)之外,另一部份的內容則牽涉到

了和「天外來客」也就是所謂的「外星人」的接觸。在這些無法

解釋的報告中,可以歸納出一些接觸的方式:有的是遠遠的看到

一些外星人,有的是被惡意的「綁架」,或是善意的「邀請」到

幽浮內和外星人面對面,也有的是以心靈感應的方式和外星人相

通。

重要的目擊者報告

目擊報告中的「遠遠看見」類的接觸,比較特殊的大概就是民國

五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美國魯道夫太太所拍攝到的-幀照片,照

片中的背景部份顯示出一架典型的「亞當斯基型」幽浮的上半部

,前方則有-個人形站立,這是引起研究者高度興趣的一張照片

。在此之前,人們對於外星人的印象僅止於被綁架者所描述的樣

子 ─ 頭圓圓的、沒有毛髮、黑色的眼睛、人人的呈圓形或者果

核形、不見瞳孔、身高90∼120公分、綠色或灰白色(一說銀色)

的身體、手有四指或六指、能和人類(被綁者)以感應方式溝通。

然而魯道夫太太的這張照片卻顯示出和地球人類形體相近的視覺

印象,這是很特殊的一點。早期綠色外星人大多是臆測下的產物

,最具代表性的說法就是民國三十六年七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羅

斯威爾地方所掉落下來的幽浮,據說內部就有著燒焦的外星人的

遺體,雖然美國官方一直否認那個事件,但是人們咸信那就是「

綠人」的遺體。民國六十年前後,一些被綁者開始描述到另一類

的外星人形體,經由催眠下的記憶回喚作用,被綁者回想起原本

在清醒中不記得的被綁過程中的細節,例如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

賀伯先生(Herbert Schirmer),他描述綁架他的外星人形象:「他們

身高由四呎半(約九十公分)到五呎半(約120公分)之間,穿著閃閃

發光的銀灰色制服…。」其他的被綁者也有類似的描述。這類的

描述起先被懷疑為偽說,因為測謊器的發明後,偽說的說詞逃不

過精密的測謊探測而紛紛破解,然而仍有一些證詞無法判為偽說

,換句話說就是「所言為真」,這期間最受矚目的當推民國六十

四年一位被綁者,美國亞利桑那州的伐木工人崔維斯先生(Travis

Walton)和另外數個目擊整個事件的同事們所作的證詞。崔維斯

和同事們通過了許多次的測謊偵察,他對外星人的描述正是「灰

人」的典型外表,除了銀灰色之外還描述了外星人沒有耳朵、頭

罩右方有短短的天線狀物體,眼睛閃著亮光、口部像一條縫隙…

」同時幽浮還能隔空把人「吸」入幽浮內,並且對人體用「探針

」進行檢查或「試驗」。這個試驗的說法是由許多被綁者身上所

遺留的傷痕或宣稱被「植入不明物體」者所歸納的說法。

貝蒂的外星朋友

當然接觸到「善意外星人」的報告也不是沒有,這一類的被綁人

士宣稱外星人是來幫助人類的,他們也同時帶來了高科技以助人

類改善生活。也有人宣稱自己能和外星人溝通、建立友誼,並且

不時帶來外星人要給地球人的訊息,甚至也有人宣稱自己就是外

星人後代的,他們的老祖宗到現在還在以超感應(或稱通靈 ─

Channeling)的方式持續對他們指導著。這當中美國一位太太名叫

貝蒂的說法引起研究者很大的好奇心,而她的外星朋友造型也在

六十年代的美國大大的出了一陣子風頭,她說人類是來自昴宿星

座內某一銀河系,雖然她當時並沒有天文學的專業知識,但是她

所繪製的「人類來源」星座圖卻有相當的天文觀測上的巧合點。

這一類有外星朋友的人士中最受爭議的當推瑞士的一位邁爾先生

(Edward Meier),他不但有外星朋友,同時還能預知或召喚幽浮的

出現,他的外星朋友正是來自昴宿星,民國六十四年邁爾的幽浮

照片面世後,正反兩派人士的爭論一直到民國七十五年間都還在

持續著,直到今日整個事件的真偽仍在「未定之天」,因為邁爾

及其目擊證人們的說法和所提出的證據(大部份是幽浮照片),有

一部份在科學上仍無法確定是偽造的。邁爾說到一個很有趣的說

法,他說那些來自昴宿星的人是住在一個叫伊柔的星球,並且星

球上的景觀和地球差不多,有山、水、河流,也有樹木,同時也

有類似地球的牛、馬、兔子、魚…等動物,星球上的人平均可活

約地球的一千年。以天文學上來說,位於金牛座上的昴宿是一個

星團,在天文望遠鏡上來看是一個上面密密麻麻滿佈星星的地區

,的確是一個很有可能產生類似地球星體的環境。邁爾最令人驚

奇的不是這些天方夜譚的故事,而是他能預先知道幽浮出現的地

點,並且要朋友們去看,當然這些消息都是他的外星朋友告訴他

的。這些和外星人有來往的人,不論是「接觸者(Contactees)」或

者是「被綁者(Abductees)」所描述的幽浮和外星人的情節彼此

有相當程度的雷同處,然而最令學者們驚奇的是這些「故事」在

西洋人的近代或古代記載中也有相當的數量,研究者搜尋了許多

有關天文異象、巫術、妖怪、航海日誌、傳說…等文獻加以比對

之後找到許多令人鼓舞的資料,並且得到一項令人深思的訊息,

那就是,自古以來人類和外星人已經密切來往。有些學者並且斷

言人類每千年的文化科技上的「跳躍成就」,都是來自外星文明

的催生。學者們發現人類的進化史上,每一段時期便會有一些特

別聰明(高智商)的人會發明各種事物,從而促進了當時人類的文

明進步,而這些知識來源在現今觀察未開發地區的原始部落中並

沒有這種情形,顯然人類並未具有無中生有的能力。因為現代生

物學家觀察和人類有著極相似的DNA結構的黑猩猩,從原始部

落到開發國家,找不到任何知識是進化而來的証據。學者們因而

一再的問道「人類的文明動力從何而來?」由民國三十六年到如

今,五十年來的諸多幽浮和外星人現象,讓西洋學者開始正視人

類文明源起的問題,許多古文明存在的謎題、各民族奇特的傳統

知識…等都亟待科學家們去解開。近年來國內也有學者們提倡應

該回顧古中國的傳統記載,建議研究者應由正史、野史、雜說、

書經…找到有關的記載並且反思整個中國地區古文明和科技的進

展歷史源由,目前雖然還沒有重大的成就,但是無疑的,現有的

一些資料已經足以讓我們對古中國文明的看法有了極重要而不同

於以往的思索方向。

牛郎星之旅

以邁爾先生對伊柔星的說法來講,中國的歷史記載也有類似的情

節,在《博物誌》〔卷十〕有一則記載,晉武帝泰始六年(西元二

七0年)海上有「會飛的小船」(浮槎)年年八月都來,有一個人突

發奇想,在那個船上搭了一個活動屋(立飛閣於槎上)並且積了許多

糧食,「乘槎而去」,一開始飛了十多天,還有看到日月星辰,

後來就茫茫然的不知白天或睌上,結果來到一條河,遠望前面有

城市樣子的地方,還有許多女人織布,這時有一個牛郎拉了一條

牛來到河邊給牛喝水。牛郎看到這個人大吃一驚,問他怎麼會到

這裡來的,那人把他「偷渡」的情形說了一下,同時問牛郎這裡

是哪裡,牛郎沒有回答,只告訴他說:「君還至蜀都,訪顏君平

則知之」,意思就是「等你回家後到四川首府(成都)去問嚴君平

先生就知道了」。這個人最後沒有上岸,乘原船回到家中,並且

後來真的去問嚴先生,嚴先生說:「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牛郎(星)」

,客星指的就是外來的星,也就是星空中會移動的不明星點,他

同時算一算年月,竟然就是那個偷渡客前往牛郎星的日期。這則

故事和邁爾有異曲同工之妙,除了牛郎星上也有牛、河、城市和

「人形」的外星人之外,最重要的是牛郎星人居然會知道四川有

位嚴先生,顯然這位姓嚴的仁兄就是當時和邁爾一樣也是有「特

異知覺」的地球人,這表示天外之人和地球人一定有某些特殊的

聯絡管道,因而就有著來往。以「天外來客」的說法,古中國人

和外星人的來往有一些記載很有意思,例如《拾遺記》[一卷一]

就寫著:虞舜在位十年時有五位老人來到國都,舜以師道尊之,

所談的事連天地之始都能知道,後來舜禪位於禹,這五位老人就

不知去向,舜後來設置了五星之祠用以紀念這五位老人。值得我

們注意的是在《路史餘論》[卷七]中對這五位老人的說法,書上

寫道「五老乃為流星,上入昴」。古書上的「流星」指的是會「

流動(移動)」的星,和今天的定義不同,這五個星「往上移動入

了昴宿」,這個說法對照前面昴星人的說法很巧合。昴宿在金牛

座中,一般視力的人在觀看這星座時人約可以分辨出有五顆星星

在一起,天氣晴朗時視力好的可以看出它有七顆星,但是由於其

中有二顆是變星,光線明暗有周期變化的,這兩顆屬於「妖星」

中的「林若星」,在《管窺緝要》一書中,古人用它明暗日期的

天干地支來占卜國家的吉凶。

鴻鶴五老

事實上昴宿是一大團無數的星星,現代天文學上稱作「昴宿星團

」。這種看似一個星,其實是由許多小星星所組成的,古人便稱

這種星為「小星」。小星最早的記載出現在《詩經》,例如[召

南]篇就記著:「彗彼小星,惟參與昴」顯示在三千多年前中國

人就已知道昴宿和參宿(今獵戶座頭部)是由小星所組成的了。昴

宿星團的五星呈不規則五角形分布,後來的人不叫它五星,改稱

它作「五方」,以免和「金木水火土」的五星相混淆了。 這「五

方」星的人大約在二千五百年前再度來到中國,當時大約在周敬

王三十五、六年左右,《拾遺記》書中記載著:老聃(老子)退休

後深居在「反景日室」之山,「惟有黃髮老叟五人,或乘鴻鶴或

衣羽毛,耳出於項,瞳子皆方,面色玉潔,手握青筠之杖,與老

聃共談天地之數。」最後又記著:「五老即五方也」,說這五位

手拿青色竹杖的老人是來自五方星的。這樣有趣的描述:頭上有

黃髮,「項」是頸部,耳朵突出在頸部,「瞳子皆方」眼窩和眼

珠都佔了很大的面積(這裡「方」指佔有大面積的意思,和五方的

方同義)。我們來對照一張南美洲石刻的人像,不禁令人莞爾。頭

上有髮、頸上有突出物,眼睛也是不成比例的大,至於有沒有穿

著太空衣(衣羽毛)就不知道了,不過仔細觀察一下他的衣型,好

像也是太空衣之類的呢!

馬王堆之謎

而這裡所說的五方人的交通工具 ─ 「乘鴻鶴」和「衣羽毛」,

我們推測前者可能是大型載具,後者可能是小型(個人)的載具。

這個「乘鴻鶴」老人的事件並不是偶發的,古人的確有這樣的認

知,來自五方的老人和中國人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學者們一直

無法解釋為何史上記載的總是「老人」而不是「少年仔」呢?筆

者發現近代的考古出土文物或許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民國八

十一年湖南長沙的[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許多珍貴的文物中,其中

有一件引人注意的東西就是一幅帛畫,考古學者把這幅劃定為陪

葬的「旌幡」。帛畫分成上下兩部份,上部是對「天」的描繪,

中間繪有女媧、右上角有太陽(中間有踆鳥)、左上角有月亮和金

蟾、玉兔、嫦娥,但是女媧旁另有五隻仰望上空的鶴郤常被忽略

了。我們懷疑這五隻正是來自五方的鴻鶴,因為[馬王堆]漢墓是

在漢文、景帝之間的葬墓,以二號墓在呂后二年(西元前186年)年

間下葬來推算,去周敬王(西元前約480年)大約只有三百年左右而

已,這五方鶴的「傳說」仍然是重要的一件事,因而被安排在女

媧的旁邊。中國人(漢人)和五方星顯然有很重要的關係,由五方

來的「老人」是很重要的一項線索,我們發現這個線索就在棺木

的表面。棺木有四重,最外還有一個「槨」,在棺木表面有華麗

的繪畫,其中有許多「怪神」(考古學家定的名詞),當中就畫著

有一幅一個像「老人」樣子的人騎著一隻鶴,這個「老人」其實

是一個像狼頭、但有著長鬚長髮的生物,背上還有一支杖,遠看

的確像一位老人手拉著控制鶴的繩,古史所記的「老人」或許就

是這種樣子的天外來客。在這裡鴻鶴只是個人交通工具,但是我

們推斷應該也有大型的鶴型幽浮才是,因為鴻鶴造型可不是中國

獨家的特產,在世界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東西存在。我們找到秘

魯那斯卡人所留下的巨大地面線條圖案,其中一種圖案便可以看

到那「多人座」的「鴻鶴」型幽浮,綠色的線條是把地上的線條

加強,我們對照一下右下角的白色小飛機便可以知道這隻鶴有多

大了。這樣的大型物件才能讓人「乘」坐。至於衣羽毛的飛行人

在世界各地也有發現,非洲石器時代的一個壁刻,刻畫的就是一

個飛在天上的人正替地上的人趕著野獸以便於狩獵。這一幅圖把

野牛畫得很小(在右手肘下),和飛行的人剛好是完美的視覺高度

的比例,很有意思。外星人來幫助人類,在中國也有許多記載,

除了前面的老人來指導舜帝和老子之外,凡是有聖人、賢人出世

時這些人也都會出現。例如漢代大文豪劉向先生就遇到過,這也

是記在《拾遺記》的,說夜裡有老人穿著黃衣,手中拿著青色竹

杖「登閣而進」(跑到書房裡來了),也是「說開(天)闢(地)以前事

」,結果說到天亮才走,劉向問他名字,他說:「我是太一之精

,天帝聞金卯之子有博學者,下而觀焉」。原來這老人來自金星

,天帝聽說劉(金卯)家出了一個博學的好弟子,特別派他下來看

看並傳授幾招紿他,書上是這樣寫的:乃出懷中竹牒,有天文地

圖之書,「余略授子焉」。這些外星人除了幫助人類的文明之外

,對政治也很關心,並且同情受苦的人,例如《搜神記》[卷八]

說道三國時期吳國草創時,因為人人對政府沒信心,所以軍人的

老婆小孩統統集中在-起當作人質,搞得大家心情都不好,這些

小孩就叫作「保質童子」,每天這些年紀相當的小孩便一起玩耍

。有一天發生了一件怪事。

第三類接觸

書上寫著:「孫休永安三年二月有一異兒,長四尺餘,年可六七

歲,衣青衣,忽來從兒戲,諸兒莫之識也,皆問曰:『爾誰家小

兒,今日忽來?』答曰:『見爾戲群樂,故來耳。』詳而視之,

眼有光芒,燿燿外射。」這裡的描述令人驚奇,這個小「人」,

身高四尺(也相當90∼120公分),穿綠色衣服(綠人?),六七歲的小

孩看起來自然是乾乾淨淨的(面色玉潔),最主要的是這一句,眼

有光芒,燿燿外射」,簡直就是太空頭盔的眼罩。小孩們相當害

怕,再問他來幹什麼,他先說:「你們怕我嗎?我不是人類,我

是來自火星的」然後再說:「我其實是有一件事要告訴你們,那

就是三國將會統一於司馬。」書上的原文是:「爾恐我乎?我非

人也,乃熒惑星也,將有以告爾,三公歸於司馬」。大伙兒趕快

報告大人,大人們就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這綠衣小人說道:「

舍爾去乎」,意思就是「我要離你們回去了」,說完就往上一跳

馬上不見,人們抬頭往上看的時候,發現小人好像拉著一條鍊子

登上天去了。書上是寫著:「聳身而躍,即以化矣,仰而視之,

若曳一疋鍊以登天」。書中結尾寫道:「時吳國峻急,莫敢宣也

」意思就是當時吳國政治情況不太好,大家都不敢說這事。這個

小人為何要來說這個?可能就是要安慰當時的這些人「就快要統

一了,大家別擔心」。這些來中國的外星人也是和現代的接觸者

、被綁者所報告的一樣 ─ 善惡都有,有些對人們也有生命威脅。

例如明朝嘉靖二年,有一位私塾老師叫呂玉,家住五渠村,有一

天他入了城,就叫學生們自修。呂老師家裡前面廣場有一間廢屋

的地基很平坦,這一天正下著小雨,忽然雲中下來了二隻小舟各

長一丈多,裡面的人身高約二尺多(不到90公分)紅帽子,穿著兩

截式的雜色衣服,手中拿著竹篙狀的東西來來去去的走得很快。

呂老師家中有學生十多個,擁上前去看,紅帽人伸手掩學生的口

部,學生馬上無法說話,大家嚇得逃回室內,由門窗的繸隙看出

去,看到另外有一個好像比較高階的人,打份得像主管的,和另

外一個像和尚的人一起像拉船帆一樣的左右拉動東西,過一會兒

,船就被雲霧推起來,飛了一里多進入了呂老師家的祖墓。呂老

師剛好回來,便拿著長槍追到墓內去察看,無所見,過了五日呂

老師卻突然死了。古時有些人家的祖墓造形就像防空洞或屋子一

樣,有門可以進入祭掃的,呂老師家的祖墓應該就屬於這一類。

這一則離奇的故事所描寫的和現代的外星事件簡直太巧合了,首

先幽浮選擇一塊平坦的地方降落,然後有手拿武器的警衛看守著

(「缸帽人持篙往來」),學生一擁而上時他們還能加以鎮暴使學

生們不能出聲。寫幽浮起飛:「雲擁舟起」簡直就是太空船的起

飛轉播,「窺見舟一人,擁衛如尊官,結束如居士,與一僧推蓬

左右顧」,這是描寫操作幽浮的兩人,一人的打份像居士,「結

束」就是頭上「所束的結」,可能也是帽子,和另一個「僧」,

像推拉船帆一樣的操作,這個和現代飛機上的推拉動作很相似。

而「僧」樣的人正和那些目擊者所描述的外星人很類似。呂老師

所以會死亡,用現代的觀點來看,可能就是受了高劑量的輻射所

致,學生們「舟既去,書生口鼻亦悉如故」顯然鎮暴的手段是短

效性的癱瘓。這樣精確的描寫在四百七十多年前的明朝發生,簡

直不可思議。中國古書上所記載的天外來客的交通工具,除了鶴

形、舟形之外,最常見的還有竹、木筏狀(短條形)書上稱之為「

槎」或「查」,也有如「帽蓋」,也有外形像「蚌蛤」,還有長

條形狀的稱之為「龍」。例如《漢書天文志》「漢成帝建始元年

,有流星出文昌,色白長可四丈…,動搖如龍蛇形…」;又如《

河南扶溝縣志》記的:「明世宗嘉靖七年閏十月十四日,五更有

星自天流觸於地,嘎然有聲,火光如晝,其形似龍,有頭角屈伸

,少頃,自地復起,結為大圈,闌參星於內,其旁小星皆隕,有

光亦結小圈,至曙方滅」。

飛龍在天

龍形的幽浮結成大圈把參宿(獵戶座頭部)圍起來,以目視大小來

說這一龍形幽浮可說是相當大了,而旁邊還出現了小型(小圈)幽

浮,可見龍形是大幽浮。以呂老師的事件來推想,舟、槎、帽蓋

、蚌蛤型的應該就是小型的幽浮,而鴻鶴和龍形的幽浮應該就是

大型的了。有的時候槎也有大型的,稱之為巨槎,像俄羅斯的軍

事雜誌所報導的「槎」就應該是巨槎。像巨槎或者龍這一類的大

型幽浮為何會出現在歷史中呢?我們仔細檢閱一下古籍,可以歸

納出一種有趣的理論,那就是外星人可能在某一時期對人類給予

大量的文化或科技上的支援。以前面劉向的例子而言,接收到新

觀念的人可能就是古稱賢人或聖人的高智商人士。而龍形的幽浮

在古代文字記載中是常見的一種,所謂「龍」形有時也說成「蟒

」(大條的蛇),主要的特點都是有彎曲而長的身子,近距離時

還可能有看到頭、角、枝狀等特徵。像所顯示的幽浮,就是中國

古代記載中的「龍狀流動的星」。這種「龍狀流星」在天文記載

中屢見不鮮,例如(漢書)高祖三年(西元前 207年)、成帝建始元年

(西元前32年)、和帝(90年)…,一直到清朝都不斷有這類的報告出

現。我們來看看較近的年代,如1886年農曆七月陜西《紫陽縣誌

》記著「夜分,有物狀如龍,無首尾,麟甲長八九丈許,明光燭

地,緣山谷高下蜿蜒而去」,又如《雲南通志》「普洱有物怪,

長數丈,形似蟒,色赤,由東飛落西北」。幾千年來,龍的子孫

們仍不斷的目擊著龍的來去。龍是中國人自有文字以來就被提到

的非地球「生物」,我們由甲骨文的片斷文字中可以得知。甲骨

文中記錄了當時社會中的許多活動,學者們推斷出當時最常見的

活動就是占卜,而拿它和流傳下來的最古老書籍 ─ 《易經》相

比較,發現當中有著微妙的關係。因為易卦、天干、地支的使用

在甲骨文中已經是常常在用的工具字詞,占卜後的吉凶判斷的結

果就刻在甲骨上,這上面就有許多和龍有關的記事。而易經上開

宗第一卦就談到龍。易經有啥麼用途嗎?

智慧天書 ─ 《易經》

學者大都能了解到天干、地支應該屬於記日期、順序的一種方法

,但是易卦的使用的真像、它的意義如何呢?由於沒有更多考古

上的資料,學者們推斷它的功用仍僅止於占卜吉凶而已。在人類

文明的「躍進」現象中,最奇特的莫過於中國三、四千年以前的

甲骨文中的易卦占卜的使用,由甲骨文中推測出易經古來被用為

占筮之書,使用已有數千年之久,直到今日它仍然是知識分子最

感興趣的一本「書」。雖然易經是占卜之書,但是因為其文字的

奇特性,到如今已成了哲學的書,甚而在哲學上的地位已遠超過

它的占筮作用。雖然如此,以易經占筮的方法並未失傳,傳統的

占筮程序仍保留了相當多的易經評斷吉凶的方法和原則,易經以

它奇特的占卜準確性仍在人間流傳著,不禁讓人思想到,這評斷

吉凶的智慧是從何而來的呢?由殷商代出土的甲骨文可以推知,

易占的使用在當時已相當普遍,以當時仍是早期部落形態的社會

來說,進化中出現文字,並且推展到有文意存在的文字結構,其

時間應該要更往前推上一千年之久。古書上說易有三易,分別是

連山、歸藏、周易三者,我們現在使用的是周易,據說連山和歸

藏已經失傳了。這裡值得我們探討的並不是周易的使用,而是為

何周易能判定吉凶?這個智慧從何而來?如果古籍所載的賢聖智

慧都有來自幽浮天外來客的啟發,那麼無疑的易經必然也是這些

天外來客和聖賢人的結晶。周易把八卦重疊為六十四卦,配上人

類日常有關的各項事物,人們要進行一些事物的行動之前,可以

查看一下時機是否恰當,而這個恰當與否便是占卜。占卜的進行

很容易,要解譯也不難,只要查一下所占的卦爻的爻詞並且配上

占卜的當日干支便知道吉凶,也就了解事情是否可以放心進行。

但是問題在這裡,判定吉凶的卦詞和爻詞是如何而來的呢?讓我

們回到商代使用那個原始的社會形態去看看,當時並沒有國家的

存在,所使用的甲骨文也是很原始的以象形、會意為主的原始文

字,我們推斷易卦的原意定然不會是「作之君、作之師」用來訓

誡人民的偉大文字,它應該只是人們日常應用的一項實用行事「

手冊」而已,這一點我們可由易經六十四卦分別用來占卜各種不

同的事物如耕作、畜牧、打獵、嫁娶、買賣…等可以得知。

易卦的另類思考

易卦由上下兩卦所組成,以陰陽兩種線條(稱為爻)用三條構成一

卦,三畫卦可以有八種不同的組合,上下八卦一共可組成八十四

卦。現在所流傳的易卦也叫周易,它是現存的最旱的易卦書本,

解讀易卦的說明文字稱作「易經」,傳統上認為易經主要的內容

有「卦名、卦詞、爻詞、彖詞」和「象詞」五個,其中彖詞和象

詞是用來解釋卦爻的意義,五部份是不可分的,直到更多的古易

卦經冊出土,才改變了學者的看法,就以湖南.長沙[馬王堆]漢

墓出土的易卦來說,主要的幾部易卦帛書都只列有卦名、卦詞和

爻詞三個部份而已,並且卦序排列和現存易經的排列有很大的不

同。易卦的排列順序不是本文的討論重點,我們先予略過,這裡

讓學者很訝異的是,漢代去商周起碼也有一、二千年之久,經過

這麼漫長的時期,為何人們使用的易卦仍只有「三部易」,而不

是連彖詞和象詞在內的周易(五部易)呢?我們仔細的檢視三部易

,發覺三部易的文字是直接和易卦有關的,而五部易的後兩部(

彖詞和象詞)才是用來「訓斥」人民的文字。我們推測周易後兩

部文字一定是後人加上去的,古籍記載孔子作翼,那麼這些文字

定然是在有邦國形態的社會組織之後才出現的。三部易如果是人

們日常就在使用的實用文字,那麼它的設計定然是有著更直接的

目的,因為人們每日行事的「參考手冊」絕不會是要人們立正敬

禮的訓誡之詞,應該是有明確的事件對象。「占」指的是用筮草

加以分組求出卦爻,「卜」是用龜甲燒灸看其裂痕以求出卦爻,

現在由於這兩樣東西難求,因而改為用金錢來占卜,但是不影響

其準確度。讓人好奇的是易卦是如何得到吉凶的指示呢?這個讓

我們想到了瑞士的那個農夫邁爾先生和外星人的溝通方式,他在

連絡外星人時常常要用心的聆聽「聲音」,這種方式正是要專心

一意的狀況下才能辦到,因此他常常為了滿屋子訪客的吵雜感到

不快。卜卦也是一樣,依照現存的卦書所記的方法,占卜者在占

筮之前要很用心的去冥想他所要占卜的事情,同時要正心誠意的

和「上天」溝通,並祝禱著:「天何言哉,叩之即應,神之靈矣

,感而遂通,弟子某某某今有某事未決,惟神惟靈,若可若否,

望垂昭報」,祝禱完後再進行占卜。研究過占卜的學者們都知道

的確會有心誠則靈的現象,但是心誠為何會靈,則是不得而知。

然而占卜前的這一道手續讓我們突然想到,這易卦的準確度來源

或是來自於「天外來客」,天外來客如果像邁爾或貝蒂一樣是以

「超心靈感應」的方式來和我們人類相通的話,而且中國老祖宗

們在當時正接受他們的教導的話,那麼如何和他們相通、相通的

方式或時機應該會有線索留在那本「手冊」,也就是易經當中;

換句話說,這些資料應該寫在易卦之內。

我們檢視八卦的意義,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兌為澤、坎為

水、離為火、艮為山、巽為風。這八卦之中和「天何言哉」有關

的當然就是乾(天)卦了。

〔卦名〕乾為天。
〔卦詞〕元亨利貞。
〔爻詞〕初九:潛龍勿用。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愓若厲,旡咎。
九四:或躍在淵,旡咎。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上九:亢龍有悔。
用九:見群龍旡首,吉。

打開易經,頭一卦就是上面這個乾卦,古來專家學者們最頭痛的

一卦正是乾卦,因為乾卦和其他各卦太不一樣,其他各卦所指的

事物都很明確,偏偏乾卦這一卦的卦詞和爻詞大談特談「龍」,

爻詞又不知所云,許多學者解卦時便運用「糢糊解法」,用了一

些愛國愛民的偉大詞句來解釋易經的詞句,這種解法更加讓人看

不清楚乾卦真正的用途和意義,為了求得正解各種斷句法也紛紛

出籠,例如九三的「君子終日乾乾,夕愓若厲,旡咎。」也有標

點成「君子終日乾乾,夕愓若,厲旡咎。」把「若」當成「語助

詞」,以便於各自解譯的方便。雖然學者們努力的推解「乾」這

一卦,但是具體的對象郤是無法求得,因為這一卦的許多主題,

如龍、君子以及其他的字詞一直是一種糢糊的概念,找不到具體

的事項。由於鴻鶴五老所啟發的靈感,我們發現,假設易經是古

時先民的「行事手冊」,而這份指導書是由「天外來客」所傳授

的話,那麼乾卦的千古之謎便迎刃而解了。

甲骨文和易經

雖然殷商甲骨文和後來的周易八十四卦尚未被証明有直接的關係

,但是甲骨文上的的確確有著占卜吉凶的文字記錄。學者們因而

斷定在當時所用以判定吉凶的依據,應該就是後代文史記載中所

說已失傳的「連山」或「歸藏」易,我們統稱三者為「易卦」。

甲骨文中的占卜記錄以龜甲和牛骨最多,其他的骨頭中(人頭、鹿

、羊、馬、豬骨…等)記載的卜詞則不多見,大都是其他和占卜無

關的記錄性文字。要探索易卦的原義,自然是由甲骨文入手最為

合理了。首先讓我們回到遠古時代,以先民的角度來看易卦。我

們是原始的民族,文字不多,累積的知識也不足以讓我們來作較

重要的決定,因而我們很需要有可以咨詢的顧問,事實上我們才

在不久前向這樣的顧問學會了用火、農植、牧養和基本的如買賣

、婚娶、結社等社會行為,因為一切都那麼生疏,因而需要一本

手冊來告訴我們何時該作什麼、何時不該進行何事…等。這個顧

問就是由天上下來的人,稱之為「大人」。易卦這份手冊就是由

那些大人所設計的,適合我們在地球上(中國地方)的運作。我們

來看看「人」字在甲骨文上是如何寫的,請看圖,這個圖形由頸

部、手、身體、彎著的腿部所構成,簡單明瞭。再來是很有意思

的「天」字,人類對天的印象,絕對是閃電和打雷的綜合體,然

而打雷是聲音無法畫出來,只有閃電是人人都知道的,因此要創

造一個「天」字,自然就會是以這個在平原上最常見到的閃電景

象為理所當然的代表了。另一個寫法更有意思,一個圓形有著閃

電,為何要這樣來說天呢?圓形如果是太陽,那麼太陽下有閃電

似乎不是日常會見到的景象,現在我們不禁要思索,如果上古時

期常常有大型的幽浮由天而下,那麼當時的人們要寫天字時,自

然就會是這樣「畫」出天字來了。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大」字,

甲骨文中以一個小圓形下面有著閃電來代表(或略去圓形),這是

什麼意思呢?我們先看看乾卦九二的「利見大人」,什麼是「大

人」?傳統上學院派所說的大人通常是指「德行兼具的人」或「

在上位的人」(官員)。 但是我們認為,在當時原始社會型態中,

根本沒有國家組織,不可能產生什麼德行兼備的怪物來,在當時

簡單的文字結構中最先出現的應該是最「具體」的事物,何況要

把占卜資料刻記在硬梆梆的甲骨上時,不可能用這種虛無飄渺的

字詞。那麼「大人」可能是什麼呢?我們由甲骨文字的簡單線條

特性推測當時的文字必然是一種實用的記事文字 ─ 較多的名詞

,配以較少的形容詞和動詞。甚至於名詞和動詞並用,採用重疊

字的方式代表動詞。這種簡單而直接的文字表示方式,也是現代

考古學上用來研讀其他史前文物的一種方向。大人一詞也一樣,

以簡單實用的技術觀點來推測,只有「由『大』而來的人」最合

理。「大」是啥?小圓形閃著電的東西。套句國文老師的語氣,

大著,小幽浮也、大人者,天外來客也。也就是這樣的腦筋急轉

彎或許可能解開乾卦千古之謎。

見龍在田

大人可能是代表天外來客嗎?我們把這個意思的大人一詞代入乾

卦裡去時,赫然發現到整個乾卦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明朗情況來。

天外來客的交通工具自然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舟、查、槎、龍

、鴻鶴、帽、蚌蛤…」等各種形狀的幽浮了。若要用一個作代表

,當然就是「龍」了。在解讀乾卦之前,我們再簡單的看看易卦

的原理,易卦是把每一種事情的程序或始末分成八個階段,大人

認為我們應該配合各段進行相對應的行動比較不會出差錯。每個

卦有六爻,初爻代表一開始,接著二、三、四、五爻,最後的階

段就是第六爻,叫作上爻,代表結尾,也就是事件的最後階段。

先民對某一類的事件有疑問時,那麼便找一找易卦中對這類事件

如何處理的指示,而六十四卦雖已涵蓋了當時社會所需要的大部

份的事件種類,但是可以想見的,任何事都可能會有意外狀況發

生,當這些不在卦上記載的狀況發生時,自然無法由手冊上得到

指示,因此我們一定會有當面向大人們請益的必要。很可能乾卦

就是明白的告訴我們「何時可以請問大人」,也就是請問大人們

的恰當時機。為何是乾卦?因為大人是來自天上的,所以凡是要

向大人問的事,應該參考「乾」(天)這一卦。現在我們來用一種

全然不同的角度來看乾這一卦。翻開乾卦,我們想問大人,但是

大人沒有在我們這裡,他們平常是在「天」上的,如何和他們取

得聯絡呢?乾卦上的指示如何呢?指示就在「卦詞」。卦詞寫著

「元亨利貞」,古來這一句「元亨利貞」也是讓學者們頭痛不已

,許多的標點都是標成元、亨、利、貞。其實應該是「元亨,利

貞」比較有意思。「元」是一開始,「亨」是專心一意,「利」

是有益於,「貞」是行動。一開始就專心一意才有利於行動。我

們認為「貞」就是行動的意思,而不是什麼「有德有節」之類的

「立正」形容詞。我們先看「貞」字,甲骨文中用了許多的貞字

,研判它應該是一個通用的字,它的意義也必然是最通俗的事件

或事物。由出土的甲骨文中到處可見如下的記載。

…旅貞…卯其有莫歲於父丁…
丙寅卜行貞…翌丁卯父丁莫歲羊(代古羊字)…在三月…
戊戌卜行貞…父戊歲…小羊(代古羊字)
丙辰卜尹貞…翌丁巳父丁莫歲…
丙申卜即貞…父丁歲有…
戊寅卜貞…
…寅卜韋貞…
…貞…大甲不賓於帝…
…卜鼓貞…

種種的貞,就是種種的事項、行動。因此甲骨文的記錄上才會有

這些「卜某某貞」的出現。「元享利貞」是要進行「乾(天)事」

的指示,應該就是人們要準備或該抱持的態度。學者研究甲骨文

大都是用「反推法」,也就是由已知的楷書推隸書、隸書推小篆

、小篆推金文、金文推甲骨的方法。但是我們認為這文字的字義

有些雖然可以反推,然而原始的字義郤不一定如此,因為在後代

社會型態的變遷中,文字本意定然會因「借用」而失去原味,因

此我們在推究的過程遇到有疑義的地方,改用「直接思考法」,

由語言學角度用甲骨文字上的造形和文例(使用的例子)兩者併重

去探索當初造字的原始趣味,以免形成「看圖識字」或者「曲義

就形」的偏頗。貞字的字義推敲就是如此,因為貞字在甲骨文中

太常見了,古來學者常把它當作是「貞人」解,也就是「主持占

卜者」,卜詞也就是主持占卜者所作的解釋。但是我們看甲骨文

字上的貞字原形和門字相似,戶字是單片門框,為小門。門為雙

片門框,為家門,貞為牌樓狀的門框,為社區大門,也是守衛「

偵察」的位置,另外有一個字是「菛」(讀門)字,這是「宗廟門

」的意思。貞字最常見到的卜詞大都是用於狩獵、打仗、祭方(

郊神)、祭帝(天神)、出行、觀星象、農作…等戶外的活動記錄。

其原意為「社區大門外」的活動,故為行動的記錄。由於我們重

點在探討幽浮和易卦的可能關係,對於甲骨文字意義的探討限於

篇幅無法多說,留待以後有機會再談。我們回頭看這乾卦的卦詞

,元亨利貞的指示意義在於告訴我們「一開始就專心一意,將有

利於行動」,什麼行動?就是和「大人」的溝通,請他們現身,

以便我們來向他們請教。這個再度讓我們想到邁爾先生、貝蒂女

士等「通靈人士」的準備動作和易卦占卜前「神之靈矣,感而遂

通」的祝禱詞。接著開始卜卦,甲骨時代的卜法已不可考,我們

用的是周易的卜法,卜下去之後我們會得到各種爻,當「大人」

感應到卜者的祈求時會指示何時可以見到他們或該如何處理這件

(卜者所祈求的)事,這些指示便在爻詞之中顯示出來。我們一一

來看看。 初九:潛龍勿用。卜到這一爻時,表示時機尚未成熟,

不要行動。因為大人是以龍為交通工具,沒有看到龍的出現,表

示大人不會來(還未到地面來)。故而無用。而無用的用字也很有

意思,甲骨文上的寫法是貞字的字形去掉左邊門框的斜邊,看起

來就是入門開了一邊的樣子。這個「勿用」若是解成了「不必開

大門了」就更傳神。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這一爻表示大

人已經來了,幽浮已經降落在停機坪,所以可以看見「龍在田中

」,因而有利於面見大人。這一句有學者解為「發現祥瑞的事件

表示將有德行兼備的大人會出現」,把「見」字解為「出現」的

意思。但是見字在甲骨文中沒有「出現」的意思,它是的的確確

的「看見」的字形和字意。可是見龍在田若是排除了「龍」的存

在(生物學上當時並沒有龍這種動物和人類並存),則這一句便說

不通,成了不知所云,古來學者因而被這一句搞得頭昏腦脹,幾

乎抓狂。但是如果「確有龍事」,邢麼問題便簡單明瞭了。雖然

甲骨文中的龍字照學者的研究來看有一百多個變體,但是我們的

造字是由簡入繁來看,其最簡的形式應該就如圖所顯示的。我們

想像先人如果能在田中看見龍,那麼一定就會像這種字形所顯示

的「一個有腳架的圓形物,能作之字形的方向移動」。九三:君

子終日乾乾,夕愓若厲,旡咎。「君」的寫法在甲骨文上是一個

蚌蛤形的東西上面站了兩個執篙的人(有時寫成一個執篙的人),

這個君子原義並不是什麼「德行皆備」的人,只是代表兩個乘著

小型幽浮的警衛,是類似軍人、警察或管理階級的人士。這個說

法我們在前面提過的[馬王堆]漢墓的出土文物中有一些佐証。「

終日乾乾」這一句的乾乾考倒了許多師父,人人大作文章,學子

們是看得一頭霧水。其實說來這乾乾的意思也很簡單,第一個乾

是動詞,第二個乾是名詞,乾為天,乾乾意思就是整天在天上巡

邏,這種相重字的用法在當時是很常見的,我們在經典中有許多

例子,例如《禮記》[大學]:「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

弟」這個「老老」就是尊敬老者,而下句的「長長」不是東西很

長的長,而是敬重長上。乾乾正是這樣的意思,只是周代以後不

再「問天」專崇人治,占卜問天之事因而不受重視,到了春秋時

已經沒有幽浮和人們的第三類接觸了(當然就沒有幽浮在天上巡

邏),因而乾乾也就不知所云。夕惕若厲,到了夜晚警覺的心要像

「厲」一樣,什是厲?甲骨文上刻的是一在牆角高舉兩隻螫的蝎

子。這一爻的意思是如果能像天人警衛一樣整天巡邏,夜裡像牆

角的蝎子一樣警覺,那就不會有後悔的事啦!九四:或躍在淵,

旡咎。或者像跳躍在崖邊的守衛一樣,也不會有災厄。 九五:飛

龍在天,利見大人。當天上有龍在飛時,那也是利於面見大人的

時機,應該加以把握。上九:亢龍有悔。龍已經飛到很高的地方

,大人們都走了,沒問到事的就來不及了。用九:見群龍旡首,

吉。卜到這一爻(六爻全變)的話,那代表沒啥麼事,吉相。龍在

戰鬥時才會有領隊,沒有首領表示是自由隊形,安啦。這一爻詞

表示所求的事沒有什麼凶相,可以放心。

結語

易經中有關龍和幽浮的部份我們提出這一個來試推看看,當然不

是全部的易經都和這個有關,只有少部份有關係而已。雖然天外

來客的說法仍屬於科幻小說的情節,但是古籍經典的記載郤給了

我們一些啟示,古人所揭示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現象的許

多觀點,不時會讓我們反思現代人在追求科技之餘所失去的珍寶

,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再以輕鬆笑談但不失嚴肅的角度再和大家分

享心得。

*蔡文榮現任中華飛碟學研究會理事

*1997年4月20日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86年春季大眾科學講座